蕁麻疹造成的紅腫癢是很常見的皮膚疾病,每次發作總是癢得令人受不了,總想問遇上蕁麻疹怎麼辦?蕁麻疹會傳染嗎?蕁麻疹過敏原有哪些要避免?怎麼治療和預防?今天讓我們來談談蕁麻疹的相關資訊!
一、蕁麻疹是什麼?蕁麻疹會傳染嗎?(別記成尋麻疹或尋麻整喔!)
(一) 蕁麻疹症狀有哪些?蕁麻疹會自己好嗎?
當蕁麻疹症狀發作時,皮膚會出現隆起的紅疹或是紅斑塊,大小不等,可能呈現橢圓、圓形或不規則形狀,蕁麻疹初期有點像被蚊子叮咬後慢慢浮現的腫塊,又稱膨疹,並且蕁麻疹會伴隨不同程度的搔癢,影響到工作、上課及日常生活。
輕微蕁麻疹的腫塊都會在幾個小時內退去,除非有因為搔抓而出現的傷痕,否則恢復後基本上不會留下傷疤或其他瘀斑,來去猶如一陣風,所以又被稱「風疹、風疹塊」。
這邊也提供臨床上拍攝的蕁麻疹照片給大家參考,大家可以比對一下,看你遇到的皮膚問題是不是長這樣。
✦蕁麻疹會傳染嗎?
家裡有其他小朋友的父母最擔心就是蕁麻疹傳染給其他人,但其實蕁麻疹是不會傳染的!
就像過敏遇到過敏原才會發作一樣,蕁麻疹也是碰到特定刺激物才會發作的皮膚病,這種狀況單純是屬於「個人」的現象,並不會相互傳染。
所以基本上蕁麻疹是誘發來的,不是感染來的,請各位不用擔心。
✦哪些人容易被蕁麻疹找上門?
蕁麻疹通常好發於小朋友身上,女性和中年人發作的比例也不低。
比如說成人喝酒以後出「酒疹」也可能是因為接觸過敏原而蕁麻疹發作的一種表現,通常大人習慣疹子自己退掉不會去看醫生,但在孩子身上,爸媽看見小朋友癢得痛苦,心裡也跟著難受。
加上蕁麻疹是會不定時且反覆發作的病症,這種常常很快消失又換一個地方出現或是「抓到哪裡、癢到哪裡」(忽遠忽近撲朔迷離,像極了愛情)的狀況,久了也是會讓人感到困擾的。
(二) 蕁麻疹和免疫系統有關嗎?
蕁麻疹腫脹發癢的原因是因為患者的免疫系統對無害的物質誤判為有害而過度活化(過敏),導致「皮膚下的血管擴張,釋放出組織胺」產生了局部浮腫或腫脹。醫學上通常稱它為「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通常發生在臉部(眼皮、眼瞼、臉頰、嘴唇、耳朵)、手、腳或生殖器等,是蕁麻疹或皮膚過敏很常見的情形。
想必你會好奇「血管性水腫長怎麼樣?」嚴重的情況下,如果你看見病人兩隻眼睛變成金魚眼、嘴唇變成香腸唇、臉部變成小豬頭,那就是血管性水腫了。
一般蕁麻疹不會危及生命,但如果血管性水腫發生在呼吸道,有可能導致呼吸困難而致死,這點要請大家特別留意。
(不確定身上是蕁麻疹、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可參考這篇文章來分辨:疹子類型難判斷?8大嬰兒疹子種類、成因、治療教你看)
二、嬰兒蕁麻疹、幼兒蕁麻疹的過敏原可能有哪些?
會出現皮膚過敏最主要的原因通常是接觸了「過敏原」,但誘發蕁麻疹的過敏原實在太多了,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可能的狀況跟大家分享:
蕁麻疹過敏原可能性 | |
---|---|
食物或食品添加劑 | 從牛奶、雞蛋、貝類、魚類海鮮、花生堅果、大豆小麥等都可能成為過敏原,而色素或天然化合物,例如黃色食用染料、胭脂紅和紅色染料等。 |
藥物 | 常見有β-內酰胺類(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麻醉劑、肌肉鬆弛劑、萬古黴素和放射造影劑等。 |
物理接觸 | 寵物毛髮、唾液、皮屑,以及花粉、陽光、空氣灰塵、溫度冷熱、清潔劑、肥皂或乳液等。 |
病毒、細菌、黴菌和寄生蟲感染 | 病毒包含小核糖核酸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其他幾種病毒;寄生蟲則有鉤蟲、類圓線蟲、絲蟲、棘球絛蟲、旋毛蟲、弓蛔蟲、片形吸蟲、曼氏血吸蟲和人囊蟲等這些種類。 |
昆蟲叮咬 | 諸如蜜蜂、黃蜂、大黃蜂、進口火蟻、三原蟲、接吻蟲、臭蟲、跳蚤或蟎蟲等都會引起蕁麻疹。 |
其他 | 少見但也可能引起的包含蕁麻疹性血管炎、肥大細胞增多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徵、乳糜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皮膚小血管炎、惡性腫瘤等。 |
根據我臨床上的經驗,有些人的蕁麻疹有明確的原因,例如:吃到蝦子、花生或喝到酒,他們比較幸運,只要避開這些東西可能就沒事了;但許多慢性蕁麻疹的病人則不見得有明確的原因,諸如壓力、冷熱變化、熬夜、曬太陽、感冒,甚至碰到水或摩擦到皮膚就會發作。
正因為蕁麻疹發作的原因因人而異,所以和病人一起討論發作的情況是很重要的。
我在診間曾經遇到有位焦慮的爸爸帶了1位大約4歲左右的小朋友來就診,這位小病人反覆蕁麻疹已經將近半年左右的時間了,因為蕁麻疹臉和身體的皮膚常常發癢很難過,孩子不舒服,爸媽看了心裡更難受,這位爸爸就一直很自責讓孩子受到蕁麻疹的苦,面對孩子身體上的病痛,真心覺得當爸媽真的不簡單。
三、為什麼會得蕁麻疹?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的病因
蕁麻疹從過敏原和發生時間來看,可以簡單分成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兩種:
- 急性蕁麻疹:
發生時間低於6週,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大多使用口服或注射抗組織胺,很快就會改善,臨床案例多以急性為主,並且過敏原相對要明確。 - 慢性蕁麻疹:
基本上發生超過6週以上(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情況都有可能,視個案情況),且不斷復發的狀況會被認定是慢性,誘發原因要複雜得多。
✦慢性蕁麻疹的類型
慢性蕁麻疹的過敏原有可能是物理性原因,例如冷熱、日照、流汗、震動,也有些人慢性蕁麻疹跟過敏原無關,由免疫系統失調所導致,如自體免疫甲狀腺炎、乾燥症(修格蘭氏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
其中不少病名已經揭示了是什麼物質導致蕁麻疹,大家容易感到好奇的則是:皮膚劃紋症和膽鹼性蕁麻疹:
- 皮膚劃紋症:
只要在皮膚上輕輕劃過、摩擦過去就會導致皮膚浮腫,這些病人經常因為背帶壓迫太久、用手抓過、用毛巾擦拭身體而留下痕跡,有的人會感到非常癢,也有人覺得無感。 - 膽鹼性蕁麻疹:
有人簡稱熱過敏,只要體溫升高後(如運動後、情緒不穩、泡澡、吃辣),就會因為誘發乙醯膽素(acetycholine)釋放而起膨疹,通常發生在15分鐘內。
要特別留意的是近年來發現:當病人承受過多壓力蕁麻疹容易惡化,負面情緒可能會誘發或增加蕁麻疹發作機率,所以大家平時也要注意別讓自己壓力過大了!(關於壓力怎麼應對,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壓力大超焦慮?釋放壓力3重點,還可測你的壓力指數!)
小提醒:因為有太多民眾在查詢、書寫或傳訊息提問時會誤寫成「急性尋麻疹、慢性尋麻疹、尋麻疹食物」等,所以這邊特別提醒,正確病名是「蕁麻疹」,請大家告訴大家。
四、得到蕁麻疹怎麼辦?蕁麻疹緊急處理止癢有3招!
(一) 突然發作或半夜蕁麻疹怎麼辦?3招蕁麻疹緊急處置快速止癢
蕁麻疹引起的癢確實讓人難耐,但是爸媽要注意,千萬不要讓小病人瘋狂去抓,除了可能越抓越癢、越抓越紅腫之外,萬一不慎抓破皮,不僅從癢變成流血疼痛,還有可能有感染風險。
如果小朋友因為發癢而吵鬧,在這邊分享一些止癢方法給父母親參考:(大人蕁麻疹發作也可以試試同樣方法止癢)
- 用手或其他東西輕輕拍打,透過適當的刺激讓皮膚變麻,進而舒緩癢感,但是不要用力過猛或使用尖銳的物品,避免細皮嫩肉的肌膚受傷。
- 使用冰涼的東西進行冷敷,例如用毛巾或衣物包裹冰塊,如果在戶外沒有冰塊,也可以透過冰飲的外包裝或濕毛巾來替代。(冷蕁麻疹病人則需要避開冷風和冷空氣)
- 轉移小孩子的關注焦點,不論是透過視覺、聽覺或觸覺,當注意力被轉移後,會比較容易忘卻皮膚的不舒服。
(二) 如何避免蕁麻疹再犯?
回到上述案例,我花了點時間和那位爸爸討論了一下,發現小病人的蕁麻疹晚上發作頻率最高,最常發作的時間點是在晚上洗完澡後到上床睡覺之前,相當規律,代表很有可能就是在這時候接觸到刺激物,於是在蕁麻疹舒緩症狀這塊我提供了以下建議:
- 先調低洗澡水的溫度
- 暫時不用沐浴乳等清潔用品,改以清水清洗
- 加強床墊上的清潔(包含洗床單、不放娃娃、吸塵器除去過敏原等)
此外,也同時搭配口服抗組織胺給小病人使用,希望能幫到他們。
但不是每個病人都有辦法找到可能的原因,只能盡量避免所有可能的刺激物,例如: 熱水、清潔品、高過敏食物、寬鬆衣物避免摩擦皮膚等,另外適度運動加上充足睡眠,還有均衡的營養攝取(蔬菜、水果等)也都是很重要的環節。
(均衡飲食該怎麼吃?不妨參考蟬聯世界最健康飲食多年的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菜單攻略!把握原則可甩肉、降血壓6大好處)
五、蕁麻疹飲食照過來!這些禁忌食物最好不要吃
「蕁麻疹吃什麼或蕁麻疹不能吃什麼」這類蕁麻疹飲食禁忌也是很多父母關注的話題。
大方向來說,下列這些食物是比較常見的過敏原,可協助大家找出「蕁麻疹發作兇手」,另外參考文獻,曾有學者研究「低組織胺食物/無組織胺食物」的療效,這裡也提供他們提到的含組織胺食物讓大家參考[4][5][6][7]:
✦ 常見過敏原/含組織胺食物如下,請少吃! | |
---|---|
發酵和醃製食物 | 起司、奶酪、香腸、火腿、酸菜、泡菜、味噌、納豆大多數發酵食物組織胺含量都比較高 |
酒類與飲品 | 所有酒精,包含葡萄酒、紅酒、啤酒綠茶 |
部分水果 | 木瓜、酪梨、葡萄、香蕉、草莓、榴槤、芒果、荔枝、柑橘類、鳳梨 |
部分蔬菜 | 茄子、菠菜、番茄/番茄醬 |
部分肉類 | 豬肉、雞肉尤其是燒烤後的肉類,會比水煮、煎炒的組織胺要高 |
海鮮類 | 魚類,如鮭魚、鯖魚、秋刀魚、鮪魚蝦子、螃蟹 |
部分堅果和甜食 | 花生巧克力蛋黃醬 |
油炸、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 炸雞、薯條等辣椒醬 |
容易上火的燥熱性食物 | 羊肉爐、麻辣鍋、全酒雞湯等 |
但每位病人對不同食物的反應可能都不一樣,建議父母可以多留心,記下會誘發蕁麻疹的食物,就能避免家中小朋友蕁麻疹反覆發作唷!
六、蕁麻疹多久會好?大人、小兒蕁麻疹要看醫生嗎?
有些小病人的父母親在跟我分享心路歷程時,最常聽到的內心OS是:「我的孩子有蕁麻疹要看醫生嗎?有沒有機會讓蕁麻疹根治?」
我的建議會是:如果知道發作的原因且有辦法避免接觸刺激物,加上症狀不嚴重的話,其實是可以不用看醫生,紅腫癢的皮膚也可能在1天內就消腫,但若小朋友蕁麻疹的症狀真的很嚴重或癢到受不了,就趕快帶去找小兒科醫師做緊急處理吧!
我們通常會先以視覺確認患部症狀,然後透過問診的方式評估狀況,例如:
- 有沒有胸悶、呼吸困難、噁心想吐等其他不舒服的反應或病症(骨頭、關節疼痛、身體發熱等)?
- 以前有沒有罹患過蕁麻疹?
- 小朋友發病前吃/喝/接觸了什麼?
- 有沒有被昆蟲叮咬或服用什麼藥物?
經過評估後會視狀況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可能搭配藥物或蕁麻疹藥膏使用,假如太嚴重,治療蕁麻疹打針注射藥劑也是一種可能的選項,讓小病人的症狀漸漸改善唷!
其他閱讀過此篇的人,也對這些文章有興趣…
- 汗疹長怎樣?痱子粉越用越糟?8招居家治療快速改善!
- 蠶豆症是什麼?禁忌食物有哪些?哪些中西藥不能吃?
- 鵝口瘡奶垢分不清?要看醫生嗎?爸媽必知5個照護重點
- 乳糖不耐症喝牛奶就拉?原因、治療、替代飲食報你知!
- 嬰兒睡眠時間表|醫教10招讓寶寶睡過夜、全家都好眠
參考資料:
- Kaplan AP.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In: Middleton’s Aller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7th, Adkinson NF, Bochner BS, Busse WW, Holgate ST, Lemanske RF, Simons FER (Eds), Mosby, St Louis, MO 2009. Vol 2, p.1063.
- UpToDate ─ Patient education: Hives (The Basics)
- UpToDate ─ New-onset urticaria
- Wantke F, Götz M, Jarisch R. Die histaminfreie Diät [The histamine-free diet]. Hautarzt. 1993 Aug;44(8):512-6. German. PMID: 8376104.
- Son JH, Chung BY, Kim HO, Park CW. A Histamine-Free Diet Is Helpful for Treat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nn Dermatol. 2018 Apr;30(2):164-172. doi: 10.5021/ad.2018.30.2.164. Epub 2018 Feb 21. PMID: 29606813; PMCID: PMC5839887.
- Chung BY, Park SY, Byun YS, Son JH, Choi YW, Cho YS, Kim HO, Park CW. Effect of Different Cooking Methods on Histamine Levels in Selected Foods. Ann Dermatol. 2017 Dec;29(6):706-714. doi: 10.5021/ad.2017.29.6.706. Epub 2017 Oct 30. PMID: 29200758; PMCID: PMC5705351.
- Sánchez-Pérez S, Comas-Basté O, Rabell-González J, Veciana-Nogués MT, Latorre-Moratalla ML, Vidal-Carou MC. Biogenic Amines in Plant-Origin Foods: Are They Frequently Underestimated in Low-Histamine Diets? Foods. 2018 Dec 14;7(12):205. doi: 10.3390/foods7120205. PMID: 30558197; PMCID: PMC6306728.
- Sánchez-Pérez S, Comas-Basté O, Veciana-Nogués MT, Latorre-Moratalla ML, Vidal-Carou MC. Low-Histamine Diets: Is the Exclusion of Foods Justified by Their Histamine Content?. Nutrients. 2021;13(5):1395. Published 2021 Apr 21. doi:10.3390/nu1305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