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降血糖食物怎麼吃?專家推薦苦瓜胜肽、肉桂配方更穩定
降血糖食物怎麼吃?專家推薦苦瓜胜肽、肉桂配方更穩定

降血糖食物怎麼吃?專家推薦苦瓜胜肽、肉桂配方更穩定

糖友們都知道,「控糖」是糖尿病控制中最困難的部分。比起單純擔心血糖飆高,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的血糖值,才是讓身體受不了的關鍵。因此,在挑選日常飲食時,除了「甜不甜」之外,還要注意一些可能讓代謝變差的地雷,才能安心吃、又能維持健康。

常見的飲食地雷

看起來很健康,其實會讓血糖不穩的食物

市面上標榜「零卡、零脂」的食品或飲料,都會為了增加口感或風味而添加糖分,或是其他調味劑、代糖,這些不健康的成分一樣會影響代謝、也可能讓血糖波動。

除此之外,看似健康的果汁、雜糧飲、堅果飲,其實都含有過高的糖分,果汁的果糖不但容易讓血糖波動,也容易囤積成脂肪、讓代謝更差;雜糧飲常常讓人忽略過高的澱粉含量,不知不覺就吃下太多熱量。

  • 零卡飲料
  • 零脂優格
  • 無糖飲料
  • 果汁類
  • 雜糧飲、堅果飲等沖泡飲品
  • 蘿蔔糕、芋頭糕等傳統米製糕

 

吃起來不甜,但糖分過高的食物

吃起來不甜的食物,有時候可能是因為有其他的味道中和了甜味,例如添加檸檬或醋的飲料、料理,為了平衡酸味,常常含有太多的糖分。在傳統料理中添加的澱粉與糖,或是糕點類食物中大量的麵粉與糖,也常常是被忽略的地雷。

  • 檸檬類、醋類飲料
  • 勾芡
  • 麵包、西點餅乾、蛋糕、發糕等

 

會讓代謝變差的食物

要減少血糖波動,除了控制糖分攝取之外,也要注意代謝,而有些食物就是會讓代謝力下降:

  • 酒類
  • 加工製品如肉乾、肉鬆
  • 調味料
  • 炸物

 

降血糖的食物有哪些?

幫助控制血糖的食物,並不只是要選擇「不甜」的食物,最主要是看是否能幫助醣類代謝。

林東慶藥師表示,常見的蔬菜中,苦瓜就有幫助控制血糖的功效。苦瓜含有特殊成分「苦瓜胜肽」,以及豐富的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能增加飽足感,也能攝取到身體需要的不同營養成分

近年來針對苦瓜的研究也發現,苦瓜胜肽是苦瓜中的活性成分,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醣纇代謝。林東慶藥師說,其中由小分子組成的「胜肽」成分,比一般的大分子蛋白質來得好吸收,能協助調節生理機能。

 

除了苦瓜胜肽之外,微量元素也是幫助身體維持代謝的重要成分。由於飲食精緻化,現代人常容易缺乏礦物質中的微量元素,例如鉻、鋅,就有幫助醣類代謝的效果,適時的補充也能讓血糖變得比較穩定

另外,常見用作調味食材的肉桂,也被發現在餐前補充,能有效幫助穩定餐後波動的血糖

幫助新陳代謝4成分

 

一起吃更有效!苦瓜胜肽推薦挑選技巧

由於人體的機能複雜,因此若能將有效成分一起搭配補充,更能顧及不同的生理機能層面。林東慶藥師說,現在市面上的苦瓜胜肽產品很多樣,但若能考慮到多種成分,相信效果會更好。

1、複方成分找含有肉桂添加產品

肉桂配合其他成分共同服用,效果的確會最好,不過也要注意肉桂殘留的香豆素是否小於0.7%。香豆素 是植物中的香氣成分,但過量會致癌,因此要特別注意殘留量。

2、是否有添加鉻、鋅

鉻、鋅也是醣類代謝重要元素,若能一起搭配,效果更好。

3、有科學臨床實證

苦瓜胜肽會因萃取技術影響功效,因此低溫水萃,以及經科學臨床實證的產品,更能客觀確認它的效果。

4、有農藥殘留檢驗

由於苦瓜有皺摺,農藥容易殘留,因此挑選有做農藥殘留檢驗的產品,比較能吃得安心。

 

參考資料

1、Sandra D. Habicht, Christine Ludwig, Ray-yu Yang and Michael B. Krawinkel, Momordica charantia and Type 2 Diabetes: From in vitro to Human Studies, Current Diabetes Reviews. Volume 10, Issue 1, 2014, Page: 48-60.

2、Geir Bjørklund , Maryam Dadar, Lyudmila Pivina, Monica Daniela Doşa, Yuliya Semenova, Jan Aaseth, The Role of Zinc and Copper i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Mellitus, Curr Med Chem. 2020;27(39):6643-6657.

3、Robert W Allen, Emmanuelle Schwartzman, William L Baker, Craig I Coleman, Olivia J Phung, Cinnamon use in type 2 diabete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 Fam Med. 2013 Sep-Oct;11(5):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