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多樣壓力來源
每個人所感受到的壓力來源各不相同,可能是外在事件,或是自身能力無法滿足他人期望的壓力。即使在相似情境中,每個人的承受範圍也會有所差異,甚至有些人會將壓力視為挑戰。因此,某件事物是否成為壓力源,端看個人的主觀感受與評估。
壓力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在網球比賽中,有時世界排名後段的球員可以擊敗種子球員,因為他沒有一定要奪冠的包袱,所以不會感到壓力重重。相對地,若排名較低的球員在賽中保持優勢和主導權,種子球員便會更加緊繃,深怕會輸給實力比較差的選手。
除了運動,逢年過節也是個壓力源。家族聚會通常是輕鬆、愉快、無壓力的,但對有些人來說不是如此,尤其要花時間和心力去和親朋好友互動、交流。老年人對此所感受到的壓力更大。
看更多大腦保健營養素:DHA是什麼?與EPA有什麼不同?解析DHA功效、差異與副作用
心理壓力來源導致認知功能障礙
各項身心研究都指出,心理壓力有可能引發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和阿茲海默症,但這項致病風險是可以消除的。對某些族群來說,壓力感不但會破壞認知能力,還會引發其他不健康的行為,例如酗酒、吸菸、不想運動,更不想聽從醫師的建議。
心理壓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呈線性成長,老年人的認知能力還會因此快速下降,原因在於,壓力激素從血液進入大腦後,便會導致大腦萎縮和認知功能退化。二○二三年,在《美國老年人的心理壓力與其認知能力之關聯性》(Association of Perceived Stress of Cognition among Older US Adults)的研究中,作者便有強調這項結論。
如何減輕心理壓力降低失智症風險?
如何減輕老年人的心理壓力?其實很簡單。先去探究這個問題:「究竟是哪些事物讓你感受到壓力?」有時生活中看似沒有即時威脅,但老年人還會覺得壓力重重,其原因可能隱晦難明。這時,我們得設法去探詢長輩們的心事,只要多開口問問,就會有答案。
從心理壓力的角度來看,我們便能理解長輩對於失智症的恐懼。他們覺得自己很有可能會罹患失智症,而當前又沒有可靠的治癒法,所以內心的壓力不斷升高。不幸的是,長時間有這種壓力反應的話,它反倒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直接導致最令人恐懼的結果:認知功能嚴重退化,進而引發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甚至是失智症。
壓力也會帶來正面效果,我們因此才知道應該改變心態和期望,而這也是我們可以努力的事情。
*整理自《預防失智大作戰》,時報出版。
其他閱讀過此篇的人,也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