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失智症是什麼?如何防治?中醫:2方法延緩記憶崩塌!
失智症是什麼?如何防治?中醫:2方法延緩記憶崩塌!

失智症是什麼?如何防治?中醫:2方法延緩記憶崩塌!

失智症是許多家有長輩的長照隱憂,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前兆與初、中、晚期的失智症狀有哪些?快跟著中醫師看失智症種類、治療方式,並且學學該如何透過日常保健預防失智症吧!

一、什麼是失智症?聽聽中西醫怎麼說!

失智症(英文Dementia)是常見的人類腦部疾病,好發於年長者,發病後會逐步衝擊患者腦部的思考、記憶及控制能力,造成行為、反應及個人自理功能退化。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數據顯示,65歲的民眾平均有3.40%的罹患機率,這個風險值每隔5歲就會提升,到90歲時甚至有高達36.88%的年長者會受失智症侵擾;而台灣高齡人口目前已經占了將近總人口數的2成,以此預估,2060年會成長到40%左右,但面對這項來勢洶洶的疾病,你了解多少呢?

 

(一) 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症?不可不知的3個失智症種類!

民眾常把失智症跟阿茲海默症畫上等號,但其實失智症包含廣泛,還可以細分成3種,其對應的發生原因也有所不同:

第1種:退化型失智症

退化型失智症大約占了失智症的70%,其中最廣為人知也是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但這只是此類型的其中1項;其次是「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另外還有「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亨廷頓氏症(Huntington’s Disease)」等。。

退化型失智症初期的表現以緩慢的記憶力缺損為主,中後期則常出現幻覺、妄想、失語症。

第2種:血管型失智症

血管型失智症多半是因腦部外傷或腦中風、血管病變等使腦細胞大幅損傷所引起,和退化型失智症較為不同的是,血管型的病程進展得比較快,也不一定只有表現出記憶力變差,完全要看腦部損傷的區域併發了哪些相關症狀。

第3種:其他型失智症

失智症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誘發,例如:營養不良、藥物、感染、中毒或是罹患一些代謝疾病;但相較於退化型與血管型,這類型的失智症數量比較少。

失智症3大種類與成因

 

(二) 古代中醫對失智症的認識!

中醫理論把人的生理作用歸類在「心、肝、脾、肺、腎」這5個藏象系統中,它們在人體內彼此互相協調運作,維持身體的機能與平衡。

其中「心主神明」,代表心臟腑對人的精神、意志有決定性的影響;此外「腎藏精、主骨、生髓」,而「腦為髓之海」,所以失智症也可以看成是「腎精不足、髓海空洞」的退化表現,因此中醫預防失智症著重對「心」、「腎」的調養

備註:華人社會常常以為補腎就是在壯陽,其實中醫講補腎更接近的是「抗老化」的概念,藉由補腎預防老化產生的各種問題。

 

二、失智症狀大解析!失智症患者有哪些行為表現?

人步入老年後,身體機能下降及出現腦部退化症狀都是自然且正常的現象,但不少民眾會把失智的症狀與尋常老人退化症狀混為一談,但其實兩者是有差別的,以記憶力來說,普通退化比較偏向「暫時性的遺忘或記憶衰退」,比如一時忘記但之後會重新想起來,或雖然無法完整記憶新事物,但仍可以記取片段,不過老人失智症狀就不一樣囉!

一般人對失智症症狀(俗稱老人癡呆症狀、阿茲海默症症狀或痴呆症狀)的理解停留在「記憶力變差、人會反覆無常、無法下決定」等,但其實失智症狀況會根據病程嚴重度而有不同表現,但退化的情形絕對比正常的老化還要強烈。

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會嚴重地影響自身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像是出門就忘記回家的路,讓家屬疲於奔命;或是因為無法正確表達而把自己封閉、不願吃飯等,進而引發憂鬱及各種精神疾患,更別說有些失智症患者會產生暴躁、易怒的情緒,常把家庭氣氛搞得烏煙瘴氣,若患者本身沒有認知或不願承認,如此便大幅地增加照顧者的心理負擔與經濟成本。

 

以下整理出不同時期的失智症可能會產生哪些症狀,分享給大家參考!

(一) 失智症初期症狀:狀況輕微或不明顯、容易被忽略

  • 忘東忘西
    例如物品位置、說過的話、約定行程、何年何月等,阿茲海默初期症狀亦是如此。
  • 因記憶力衰退而引發的情緒反應及個性轉變
    暴躁、憤怒、沮喪、懷疑、猜忌、猶豫不決等。
  • 表達能力下降
    忘記自己要說什麼人事時地物、想不起精確字眼,或者不斷重複同樣的問題與對話。
  • 在陌生的地方無法判斷方向
    迷路、搭錯車、下錯站等,導致出門意願降低,對喜好的活動興趣度也下降。
  • 判斷力、注意力降低
    例如理財、修繕、烹煮、打字、執行作業等行為能力退化,導致工作或生活瑣事上常出差錯。
  • 開始因失智幻覺而出現失智症被害妄想症狀
    在失智初期症狀中頻率較低。

 

(二) 失智症中期症狀: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各個面向

  • 遺忘成常態
    除了忘記,中度失智症症狀還會讓患者處於記憶混亂的狀態,對於時空背景、自身經歷都會產生混淆與誤認。
  • 情緒反應及個性轉變更大更偏激
    對外界事物的陌生、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失望,都會促使性格態度轉變。
  • 漸漸無法溝通
    邏輯、思考、用字遣詞都混亂貧乏,可能無法成行成句,也漸漸喪失讀寫能力。
  • 生活幾乎無法獨立完成
    清潔、盥洗等簡單的動作需要旁人協助。
  • 幻覺與妄想頻率提升
    這時期的失智症狀妄想與幻覺會激起患者激烈的行為反應。
  • 在熟悉的地方也會迷失、無法判斷方向

 

(三) 失智症末期症狀:完全喪失個人意識與自理能力

  • 完全沒有正確的記憶。
  • 即使仍有生氣等情緒也難以展現。
  • 只重複提隻字片語,已無法回應或表達。
  • 無法辨認所有訊息加上肢體退化,已經無法自行外出。
  • 幾乎整日臥床,需要完全依靠旁人協助。
  • 無法針對幻覺與妄想做出反應。

由上述症狀可知,失智症對於個人及家庭的影響非常深遠,那麼要如何判斷家中長輩是正常衰退還是罹患失智症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三、失智症前兆看過來!發現後要怎麼治療才有效?

「醫師請問老人癡呆前兆有哪些?」「爺爺奶奶忘了我說過的話是不是老人痴呆症前兆?」「發現長輩有老年痴呆症前兆該怎麼辦呢?」其實要觀察家中老人失智前兆其實不難,只要在這些地方多加留意就可以瞧出一些端倪!

 

(一) 尋找失智的前兆,你可以從這些地方下手!

  1. 常常想不起最近的事件、找不到家中物品,不論人事時地物,是不是忘記後就沒再想起。
  2. 開始會重複說話、提問、購物、出門、吃飯、服藥等,經提醒後仍沒有印象
  3. 因為常常尋不著東西或想不起事情而產生負面情緒或個性改變,例如活潑的人變內向、話多的人變沉默、樂觀的人變憂鬱猜忌等。
  4. 對話的語句開始出現奇怪的邏輯、言不及義、想不起簡單的詞彙、無法完整表達自己所想的,以至於減少講話的頻率
  5. 睡個午覺醒來卻記不得年月日,或對過去、未來的排序出現混亂、明明是常路過的地方卻搞不清方向或沒有任何印象等。
  6. 不再興沖沖去老人會、找同伴泡茶聊天或上課等,斷開社交活動,只想在家睡覺
  7. 提到有看到、聽到不存在的人事物,篤信沒發生過的事情或場景

若真的家人不幸罹患了失智症,那還有救嗎?可以治療或好起來嗎?

 

(二) 失智症能不能治療?中醫有妙招?

目前與失智症相關的西醫藥物多半是用來「控制症狀、延緩惡化的過程」,通常會針對患者退化的原因或退化的大腦區域擬定給藥策略。

不過目前臨床上仍沒有藥物可證明能有效逆轉失智的過程,所以目前最好的方式是「讓這類疾病在發生前期或惡化前就得到控制」。

而中醫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則是透過中藥與針灸來進行緩解!

★中藥

有實證研究顯示,某些中藥方劑能讓失智症患者的智能量表、生活能力以及精神症狀都有所改善;不過當然也不是每個患者都吃同樣的中藥就會變好,中醫師還是要根據患者的症狀及身體條件來開立個人化的處方。

處方常見的內容可能包含「天麻、人參、茯苓、枸杞」這些藥物,因為在現代藥理研究認為,這些藥方有保護腦細胞、甚至分解突變蛋白質的作用;此外,遠志、石蒼蒲在中藥的性味歸經上能入心、腎,古籍描述能「益智慧、不忘、不迷惑」,有寧心安神、祛痰開竅的效果。

 

★針灸

除了吃中藥以外,針灸對於失智症的症狀和智能改善也有幫助,尤其在頭部穴位針灸,像百會、四神聰、神庭穴、本神穴,或是應用現代神經解剖的概念,在頭皮局部針灸,能夠促進特定大腦部位的血流量來改善腦部退化。

中醫治療失智症的方式

 

四、預防失智症 你可以這樣做!

失智症的風險跟年齡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會老,要怎麼讓自己老得健康、老得快樂,不要成為家人的負荷?建議可以從現在就開始認真面對,做好日常保健。

以前聽長輩說運動可以頭好壯壯,會認為只是無稽之談,但現在世界權威的醫學期刊Neurology已有研究證明,在中年時期多運動,老年的大腦構造會更完整,所以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比想像中有更大的好處

2021年最新的研究顯示,大腦的膠狀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可以在睡眠期間將大腦累積的廢物沖出腦外,尤其是跟失智症息息相關的Beta類澱粉斑和Tau蛋白可以藉由睡眠來排除!

因此在中年時期睡眠狀態比較好的人,得到失智症的風險比較低,相反地有睡眠障礙的人也更可能會得到失智症!所以說睡眠可以排毒,也是有某種程度的道理。

此外「地中海飲食」這項飲食方式也經證明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但實施這項飲食計畫必須「每天都吃到蔬菜水果、優格堅果」,還要常吃白肉和魚類(紅肉則1週不要超過2次,偶爾可配合適量的紅酒);另外,還要盡量避免攝取精緻澱粉或甜點。

仔細想想,光靠睡覺、吃飯就能降低失智症和三高的風險,又不用多花錢,這麼好的事情,應該從現在就開始養成習慣,好好照顧身體過上健康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