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症狀最明顯就是情緒高低起伏大,但卻不只如此,本文將介紹躁鬱症是什麼,若懷疑自己有躁鬱症,也可以試試文中的躁鬱症測試。最後也將告訴你躁鬱症工作是否會受影響,以及親友如何與躁鬱症患者溝通。
一、什麼是躁鬱症?躁鬱症症狀有哪些?
(一) 躁鬱症是什麼?
★為什麼會得躁鬱症?躁鬱症會遺傳嗎?
其實目前躁鬱症成因尚不完全明確,但研究顯示遺傳因子佔了重要的角色,若直系親屬內有躁鬱症的家族史,罹患機率也較高,此外躁鬱症還可能由大腦功能異常引起,並且後天環境的壓力事件,例如大考失敗、親屬過世、情感打擊也可能促使疾病發作。
躁鬱症好發年齡大約在25歲前後,但老人躁鬱症也逐漸增多。
目前躁鬱症屬於發病年齡年輕的精神疾病,容易在20~30歲左右被診斷出來,但近年研究則發現也有部分老人躁鬱症症狀在40~60歲之間才出現首次發作,因此有學者認為躁鬱症可能不再是「屬於年輕人的精神疾患」,老年精神健康也十分需要關注。
(二) 躁鬱症狀有哪些?
一般民眾聽到躁鬱症常常會聯想到「躁鬱症打人」、「躁鬱症話多、精力充沛」、「躁鬱症記憶力衰退」、「躁鬱症愛亂買東西或亂花錢」等等,事實上這些是都躁鬱症的躁症發作。
躁鬱症特徵是明顯的「躁期」(包含躁症與輕躁症),並可能伴隨「鬱期」,但由於鬱期不一定會出現於躁鬱症中,而且容易與憂鬱症混淆,所以臨床上診斷時,也會特別留意區分。
輕躁症與狂躁症怎麼區分?重點在於「能否自我控制」
通常輕躁症發作時,患者會特別有活力或創造力、自信滿滿、話多,但還是能正常生活,也有不少人會留戀輕躁的感覺,因為能幫助工作量提升,但輕躁症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患者可能會因為自制力降低而進行不切實際的規劃、未經思考的投資、不斷買東西,或是容易口直心快、引發衝突。
而狂躁症則會損害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能讓患者出現幻覺、妄想、認知扭曲,此時通常患者本人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在高昂的情緒中會實施暴力、自殘或做出無法承擔後果的事情,嚴重影響社交及生活功能。
★根據躁鬱症的症狀發作情形,可區分成:
- 第一型躁鬱症: 包含躁期、輕躁期與憂鬱期,患者會在3種狀態之間反覆循環。
- 第二型躁鬱症: 只有輕躁期與憂鬱期,患者不會出現躁期。
- 循環型躁鬱症: 只有輕躁期與輕鬱期,患者不會出現躁期及重鬱期。
憂鬱 躁鬱有什麼不同?
憂鬱症患者只會表現出憂鬱症狀,與躁鬱症最大不同就是躁鬱症一定要有輕躁或躁症發作,患者本身可能會在不同狀態間切換,也可能沒有憂鬱狀態,所以躁鬱症藥主要是情緒安定劑為主,此外也會考量病情使用抗鬱劑或其他藥物來改善睡眠障礙、焦慮等症狀。
(三) 躁鬱症病因:為什麼會得躁鬱症?躁鬱症會遺傳嗎?
其實目前躁鬱症成因尚不完全明確,但研究顯示遺傳因子佔了重要的角色,若直系親屬內有躁鬱症的家族史,你的罹患機率平均大約增加了10倍,不過在同卵雙胞胎的研究卻表明雖然雙胞胎中一個有躁鬱症,另一個的患病機率是40~70%,但重要的是遺傳並不是發病的唯一原因,否則若躁鬱症是純粹遺傳性疾病,那麼所有同卵雙胞胎都應該會罹患相同疾病,真實世界卻不是如此,因此躁鬱症發病應該是由更多複雜因素交互引起。
目前科學家還發現躁鬱症也可能由大腦功能異常導致,包括小於32週的早產兒、腦震盪、腦部外傷或弓漿蟲感染都會提升風險,並且後天環境的壓力事件,例如睡眠障礙、酒精或藥物濫用、大考失敗、親屬過世、情感打擊、情緒虐待也可能是疾病發作的催化劑與導火線。
躁鬱症好發年齡大約在25歲前後,但中年和老人躁鬱症也逐漸增多。
目前躁鬱症屬於發病年齡年輕的精神疾病,容易在20~30歲左右被診斷出來,一項跨11個國家的大型躁鬱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躁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大約是2.4%,其中第一型躁鬱症為0.6%,第二型患病率為0.4%,但近年研究則發現也有部分老人躁鬱症症狀在40~60歲之間才出現首次發作,研究發現15~24歲和45~54歲的發病年齡有2個高峰,因此有學者認為躁鬱症可能不再是「屬於年輕人的精神疾患」,中老年精神健康也十分需要關注。
二、你或身邊人有躁鬱症嗎?躁鬱症測試助你釐清!
若你懷疑自己有躁鬱症,或是擔憂身邊親朋好友有躁鬱症,除了查詢網路上的躁鬱症症狀測試、躁鬱症檢測、躁鬱症測驗表,也不妨參考《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中列出的躁鬱症診斷標準:
1.躁症(Mania)& 鬱症(Depression)
★躁症(Mania):情緒高昂、易怒、任性且精力旺盛,至少持續7天以上,且以上狀態持續期間出現下列3項症狀(含)以上。若情緒異常僅限於易怒,則須同時符合下列4項症狀(含)以上:
- 自我膨脹或誇大。
- 睡眠需求降低。
- 話變多變快、滔滔不絕無法停止。
- 思緒跳躍、想法不斷冒出。
- 無法專心、容易分心。
- 增加目標導向的活動(社交、職場或學校、性行為)或者精神動作激動(例如:無意義的踱步、擰手)。
- 過度參與可能有痛苦結果的活動(例如不停購物、行為毫無節制或未經思考的大筆投資)。
★鬱症(Depression):情緒低落或失去興趣,且包含以下5項症狀(含)以上,並持續至少2週:
- 情緒低落或易怒。
- 失去對活動的興趣。
-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
- 失眠或嗜睡。
- 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
- 每天疲倦或無精打采。
- 失去自我價值感,可能有過度罪惡感甚至妄想。
- 思考能力與專注力降低。
- 想到死亡或有自殺念頭,或有自殺舉動、計畫。
2.以上情緒障礙症已嚴重影響社交/工作或需要住院以預防傷害本身或他人。
3.並非由其他治療藥物、藥物濫用或疾病所導致的生理症狀。
註:上述表格內文保留重點重新編排,與《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原文編排方式略有不同,特此說明。
躁鬱症怎麼治療?
目前躁鬱症臨床多以藥物治療控制急性症狀,並搭配心理諮商和藥物幫助患者預防下一次的疾病發作,因為躁鬱症就像大腦發炎,每一次發作都會對大腦造成損傷,因此若及早就醫控制病情、減少發作,就能更完善的保護患者本人及身邊的親友。
但躁鬱症的治療除了醫療體系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社會、親友的陪伴與協助,因此底下也將為你介紹躁鬱症患者及家屬的應對之道。
三、躁鬱症治療方法和預後
目前躁鬱症臨床多以藥物治療控制急性症狀,並搭配心理諮商和藥物幫助患者預防下一次的疾病發作,因為躁鬱症就像大腦發炎,每一次發作都會對大腦造成損傷,而且躁鬱症自殺率比一般人要高出20~40倍,因此若及早就醫控制病情、減少發作,就能更完善的保護患者本人及身邊的親友。
★躁鬱症藥物治療效果
通常以鋰鹽、抗癲癇和抗精神病藥為主,若使用藥物組合多次無效,醫學上也可能考慮電痙攣治療(ECT)以刺激大腦治療疾患,但是幾乎只會在住院病人身上使用,並且也需要先徵詢家屬同意才能進行。
其中最為廣泛且長期利用的是鋰鹽,一般認為鋰鹽對70~80%的躁鬱症患者有預防和降低發病的效果,也是目前表現出抗自殺潛力唯一的治療方法,但有腎功能或嚴重心臟病則不適合使用鋰鹽,醫師開立前應該會先為你驗血確認適合的劑量。鋰鹽初次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例如手抖、口渴、噁心、腹部不舒服、軟便等等,在持續服用一段時間後通常可自行改善。
但躁鬱症的治療除了醫療體系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社會、親友的陪伴與協助,因此底下也將為你介紹躁鬱症患者及家屬的應對之道。
四、如何與躁鬱症患者溝通?親友陪伴之道這樣做!
(一) 如何幫助躁鬱症患者?怎麼跟躁鬱症的人溝通?
當躁鬱症患者出現在你我身邊,想必躁鬱症發作怎麼辦是你最想知道的事情,不論是「躁鬱症工作影響」、「躁鬱症戀愛影響」、「躁鬱症婚姻影響」都困擾著許多人。其實躁鬱症的症狀在積極治療之下,有2/3的病人都能恢復社會功能,且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疾病預後越好,
但治療不可能一蹴而成,期間還得耐心面對,身為親友的我們能夠怎麼做?以下將列出幾個躁鬱症應對的建議提供參考:
- 按時服藥、積極治療:
患者本人與家屬應該增加對疾病的認識,並按時服藥、回診,若治療過程有不適或特殊需求,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溝通。除了藥物治療以外,也可以搭配心理治療,雙管齊下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開放式良好溝通交流,理解彼此的需求:
雖然患者生病了,但他們作為人依然會有自尊和自信,與其自己胡思亂想假設可怕後果,不如與患者好好的討論,了解他們需要怎麼樣的幫助並協助達成,同時在患者恢復正常後,以描述事實、不批判行為的方式,讓他了解你的感受,平等、開放的討論能夠幫助彼此減少誤解及衝突,更和平的共同走過疾病。
- 注意發作時的症狀、避免危險因子:
當躁鬱症發作時,患者的理智判斷能力降低,所以應注意是否有危險行為傾向或自殺念頭,避免刀具擺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或是經由患者同意協助他們管理錢財,以免發作時貿然投資造成生活困難,同時言詞避免過激、負面,觀察哪些因子可能激發躁鬱症發作,盡量避免。
身為親友其實最重要的是陪伴、聆聽,並盡量以平常心對待躁鬱症的人們,不要對他們投以異樣眼光,並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們避免危險以免傷害自身或他人,若真的親友壓力太大,也記得向支持性團體或醫師尋求協助,同時患者本人也需做出努力:維持規律作息、營養均衡、建立運動習慣,並避免藥物濫用、菸酒傷害,同時學著避免壓力或克服壓力。
相信只要你我一起正視精神疾病、去除汙名化,讓患者都能安心接受醫療幫助與社會支持,一定也會對治療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
- Hansson, C., Joas, E., Pålsson, E., Hawton, K., Runeson, B., & Landén, M. (2018).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bipolar disorder: a cohort study of 12 850 patients.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38(5), 456–463.
- Sajatovic, M., Strejilevich, S. A., Gildengers, A. G., Dols, A., Al Jurdi, R. K., Forester, B. P., Kessing, L. V., Beyer, J., Manes, F., Rej, S., Rosa, A. R., Schouws, S. N., Tsai, S. Y., Young, R. C., & Shulman, K. I. (2015). A report on older-age bipolar disorder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Task Force. Bipolar disorders, 17(7), 689–704.
- Rowland TA, Marwaha S.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bipolar disorder.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Psychopharmacology. September 2018:251-269. doi:10.1177/2045125318769235
- UpToDate: Bipolar disorder in adults: Clinical features
- HealthLine-Can I Get Bipolar Disorder Later in Life?
- WebMD-Bipolar Disorder: Who’s at Risk?
- 衛生福利部心理衛生專輯:躁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