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症候群是專業疾病名稱,但不少人會調笑親友不與人互動「搞自閉」,確實自閉症狀與自閉症特徵可能存在許多人身上!但撇開自閉特質是個人性格之外,專業自閉症評估怎麼做呢?讓心理師來告訴你吧!
一、認識自閉症類群障礙症與自閉症特徵
自閉特質可能存在許多人身上,通常包含2種特徵:不擅於人際溝通和過度固執於單一重複性事物,這些特質像個性一樣可能表現弱也可能表現強,當自閉特質強烈到造成社會、學業、職業等功能性損傷時,就形成「障礙」會被定義為疾病,以利醫療人士進一步治療與協助。
精神醫學診斷通常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為基準,早期的第4版(DSM-IV)自閉症定義提出自閉症三大特徵,且原本的自閉症英文為Autistic Disorder,會考量患者3歲前是否有發展遲緩現象,並排除其他疾病解釋:
- 社交能力發展障礙
- 溝通能力障礙
- 重複且有限、一成不變的行為、興趣、活動
而如今最新版DSM-5 自閉症英文則更名為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翻譯成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將原有的廣泛性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兒童期崩解症、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非典型自閉症)、雷氏症候群等通通包含在內,不同嚴重程度與不同症狀表現,猶如由弱到強的光譜一般,更能完整呈現自閉症症候群的優缺點,同時,自閉症臨床診斷也更改為2大特徵:
- 社交溝通及人際互動上的缺陷
- 過度固執且固定興趣、重複的行為
此外自閉症行為特徵也可能包含感知體驗異常或是自閉症情緒障礙,目前自閉症盛行率大約是1%,男生罹患率較高,大約是女生的4~5倍,通常自閉症症狀會在1~2歲的幼兒時期開始展現,大多數自閉症兒童在3歲左右確診,不過確診時間也與父母察覺孩子異常的敏銳度、症狀強度有關,所以也不排除到成人後才確診的可能性。
自閉症成因:主要與腦部功能障礙和基因有關。
- 懷孕時或後天腦功能損傷
- 病毒感染,造成腦部發育異常
- 新陳代謝失調,使腦神經傳遞功能異常
- 家族遺傳基因關聯,或染色體變異,先天腦功能發育不全
大眾普遍對於自閉症患者的認知是「自閉症說話說不清楚、文不對題」、「自閉症情緒管理很差、很偏執」等,於是以為自閉兒長大將一事無成,事實上卻可能相反!
具有自閉症傾向大人的日常生活中,確實可能受到人際溝通與社交互動障礙影響而不利,但有些自閉症患者對於感興趣的事物富有耐心、願意鑽研,所以反而可能在特定領域一展長才,取得超乎常人的榮耀。
二、自閉症狀有哪些?高功能自閉症會好嗎?
前面我們稍微提及了自閉症症狀的2個主要特徵,接下來將透過舉例來讓你更加了解這些症狀在生活中的體現,而不論是嬰兒或大人自閉症症狀都是相同的,只是程度強弱以及後天學習會影響實際表現。
自閉症症狀1:社交溝通及人際互動上的缺陷
- 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不太理會人、叫了也沒反應,通常傾向1個人玩耍
- 不太與人眼神接觸,或嬰兒期難以用聲音、手勢等非語言溝通能力來表達
- 鸚鵡式的模仿、複誦對話
- 人稱代名詞反轉(例如把自己當成「他」來回答)、答非所問
- 缺乏同理心,難以理解團體生活,可能被形容為自我中心
- 能辨認情緒,但難以感知並體會,也很少與人分享
自閉症症狀2:過度固執且固定興趣、重複的行為
- 喜歡重複動作或話語,不論其是否有意義
- 在意固定「儀式」,例如固定位置、排列、順序、步驟等
- 不喜歡生活變動
- 沉迷於狹窄且特定的興趣,富有耐心且注重常人容易忽略的細節
- 感官遲鈍或過度敏銳
廣泛性自閉症與高功能自閉症症狀的差異:
廣泛性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是自閉症症候群中最常見的2種類型,但症狀卻不相同,最大的差異點在於亞斯伯格症沒有智能障礙,比較沒有語言發展遲緩問題,所以即使有自閉症工作及學業表現也比較良好,但亞斯伯格症患者同樣會有社交互動障礙以及重複執著行為的症狀,人際溝通上依然會遇到阻礙。
基於亞斯伯格症沒有智能障礙,又能夠鑽研特定領域的關係,所以高功能自閉症名人會相對廣泛性自閉症名人要更多一些。而關於高功能自閉症是否會痊癒的問題,我們留到下個段落一起解釋。
三、自閉症評估與治療
診斷自閉症類群障礙(簡稱泛自閉症)通常是以臨床醫師會談觀察患者行為與收集病史,再搭配特定的自閉症測試或自閉症光譜量表,確認自閉症症狀符合DSM-5的定義,並排除並非尤其他藥物、疾病所引起,才能鑑別做出自閉症診斷,可就診的相關科別有精神科、身心科、兒童心智科。
許多自閉症患者在幼年期間就展現出輕微自閉症,當嬰幼兒年齡太小無法自行填表,許多自閉症評估表就會提供給家長,觀察孩子是否有符合自閉症的行為來作為評估的指標之一。
自閉症會好嗎?高功能自閉症會好嗎?
自閉症目前屬無法根治的疾病,在診斷中依照障礙狀況和需要他人協助的程度,區分成「輕度自閉症、中度自閉症、重度自閉症」,並依不同強度的障礙給予相應的自閉症行為治療和藥物控制,同時建立起友善環境,來幫助患者減輕疾病困擾,並學習如何與人互動,不再過度執著重複某些行為,促進生活各方面的適應。
自閉症行為治療:
針對自閉症醫學證實有效的就是行為治療,透過評估患者的優勢能力及不足之處,由治療人員策畫一系列的訓練治療計畫,來幫助患者適應生活,同時社會也有豐富的自閉症機構和資源,包含了早期療育、特殊教育、職業訓練、社交功能訓練等。
父母若早早警覺自閉症傾向,讓早期療育和特殊教育盡快介入,已證實能夠使兒童發展遲緩現象減輕,甚至可透過適當的教育趕上正常孩子的發育,降低自閉症的功能損傷。
註:另外,政府有早期療育補助計畫,並且自閉症屬於可申請重大傷病卡與身心障礙手冊的範疇,就醫可免收自行負擔費用,若患者符合資格可自行申請喔。
建立友善環境:
自閉症是一種會跟隨患者終生的疾患,患者的行為並非出於故意搗亂,臨床經驗發現若身邊人能夠給予自閉症患者體諒且回饋改進方向時,這種良性互動能改善患者的表現、減少衝突。
5個與自閉症相處的建議:
- 說話或分配工作都要簡短且清楚完整,指令盡量明確具體。
- 溝通盡量陳述事實、不帶情緒的討論,一起想出解決方法
- 一起訂定固定行程或作息,保持環境與生活穩定、規律且熟悉
- 盡量控制聲音、溫度、氣味不變,以免感官過敏的患者不舒服
- 需要做出任何改變前,都先與患者溝通或告知
現實與自閉症患者相處的過程,必然會遇到上述5個建議之外的情境,因此建議大家身邊若發覺身邊有自閉症患者,主動認識疾病並與專業機構或醫療人員求助依然必要,更重要的是自閉症不是患者也不是家長的錯,無論如何,他都是你的孩子、家人或你重要的人,耐心且一起找出面對的方法,自閉症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