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躁鬱症症狀有哪些?躁鬱症測試看你是否罹患躁鬱症!
躁鬱症症狀有哪些?躁鬱症測試看你是否罹患躁鬱症!

躁鬱症症狀有哪些?躁鬱症測試看你是否罹患躁鬱症!

躁鬱症症狀最明顯就是情緒高低起伏大,但卻不只如此,本文將介紹躁鬱症是什麼,若懷疑自己有躁鬱症,也可以試試文中的躁鬱症測試。最後也將告訴你躁鬱症工作是否會受影響,以及親友如何與躁鬱症患者溝通。

一、什麼是躁鬱症?躁鬱症症狀有哪些?

(一) 躁鬱症是什麼?

躁鬱症(躁鬱症英文:Bipolar Disorder)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會出現情緒高昂的「躁期」,同時也可能伴隨情率低落的「鬱期」,由於情緒會在極端兩極狀態中擺盪,所以又稱雙極性情感疾患、雙相情緒障礙症(民眾常誤記為雙向情緒障礙症)、雙極性疾患。

★為什麼會得躁鬱症?躁鬱症會遺傳嗎?

其實目前躁鬱症成因尚不完全明確,但研究顯示遺傳因子佔了重要的角色,若直系親屬內有躁鬱症的家族史,罹患機率也較高,此外躁鬱症還可能由大腦功能異常引起,並且後天環境的壓力事件,例如大考失敗、親屬過世、情感打擊也可能促使疾病發作。

躁鬱症好發年齡大約在25歲前後,但老人躁鬱症也逐漸增多。

目前躁鬱症屬於發病年齡年輕的精神疾病,容易在20~30歲左右被診斷出來,但近年研究則發現也有部分老人躁鬱症症狀在40~60歲之間才出現首次發作,因此有學者認為躁鬱症可能不再是「屬於年輕人的精神疾患」,老年精神健康也十分需要關注。

 

(二) 躁鬱症狀有哪些?

一般民眾聽到躁鬱症常常會聯想到「躁鬱症打人」、「躁鬱症話多、精力充沛」、「躁鬱症記憶力衰退」、「躁鬱症愛亂買東西或亂花錢」等等,事實上這些是都躁鬱症的躁症發作。

躁鬱症特徵是明顯的「躁期」(包含躁症與輕躁症),並可能伴隨「鬱期」,但由於鬱期不一定會出現於躁鬱症中,而且容易與憂鬱症混淆,所以臨床上診斷時,也會特別留意區分。

輕躁症與狂躁症怎麼區分?重點在於「能否自我控制」

通常輕躁症發作時,患者會特別有活力或創造力、自信滿滿、話多,但還是能正常生活,也有不少人會留戀輕躁的感覺,因為能幫助工作量提升,但輕躁症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患者可能會因為自制力降低而進行不切實際的規劃、未經思考的投資、不斷買東西,或是容易口直心快、引發衝突。

狂躁症則會損害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能讓患者出現幻覺、妄想、認知扭曲,此時通常患者本人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在高昂的情緒中會實施暴力、自殘或做出無法承擔後果的事情,嚴重影響社交及生活功能。

 

★根據躁鬱症的症狀發作情形,可區分成:

  • 第一型躁鬱症: 包含躁期、輕躁期與憂鬱期,患者會在3種狀態之間反覆循環。
  • 第二型躁鬱症: 只有輕躁期與憂鬱期,患者不會出現躁期。
  • 循環型躁鬱症: 只有輕躁期與輕鬱期,患者不會出現躁期及重鬱期。
躁鬱症的常見3種類型

憂鬱 躁鬱有什麼不同?

憂鬱症患者只會表現出憂鬱症狀,與躁鬱症最大不同就是躁鬱症一定要有輕躁或躁症發作,患者本身可能會在不同狀態間切換,也可能沒有憂鬱狀態,所以躁鬱症藥主要是情緒安定劑為主,此外也會考量病情使用抗鬱劑或其他藥物來改善睡眠障礙、焦慮等症狀。

 

(三) 躁鬱症病因:為什麼會得躁鬱症?躁鬱症會遺傳嗎?

其實目前躁鬱症成因尚不完全明確,但研究顯示遺傳因子佔了重要的角色,若直系親屬內有躁鬱症的家族史,你的罹患機率平均大約增加了10倍,不過在同卵雙胞胎的研究卻表明雖然雙胞胎中一個有躁鬱症,另一個的患病機率是40~70%,但重要的是遺傳並不是發病的唯一原因,否則若躁鬱症是純粹遺傳性疾病,那麼所有同卵雙胞胎都應該會罹患相同疾病,真實世界卻不是如此,因此躁鬱症發病應該是由更多複雜因素交互引起。

目前科學家還發現躁鬱症也可能由大腦功能異常導致,包括小於32週的早產兒、腦震盪、腦部外傷或弓漿蟲感染都會提升風險,並且後天環境的壓力事件,例如睡眠障礙、酒精或藥物濫用、大考失敗、親屬過世、情感打擊、情緒虐待也可能是疾病發作的催化劑與導火線。

躁鬱症好發年齡大約在25歲前後,但中年和老人躁鬱症也逐漸增多。

目前躁鬱症屬於發病年齡年輕的精神疾病,容易在20~30歲左右被診斷出來,一項跨11個國家的大型躁鬱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躁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大約是2.4%,其中第一型躁鬱症為0.6%,第二型患病率為0.4%,但近年研究則發現也有部分老人躁鬱症症狀在40~60歲之間才出現首次發作,研究發現15~24歲和45~54歲的發病年齡有2個高峰,因此有學者認為躁鬱症可能不再是「屬於年輕人的精神疾患」,中老年精神健康也十分需要關注。

 

二、你或身邊人有躁鬱症嗎?躁鬱症測試助你釐清!

若你懷疑自己有躁鬱症,或是擔憂身邊親朋好友有躁鬱症,除了查詢網路上的躁鬱症症狀測試、躁鬱症檢測、躁鬱症測驗表,也不妨參考《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中列出的躁鬱症診斷標準:

 

1.躁症(Mania)& 鬱症(Depression)

★躁症(Mania):情緒高昂、易怒、任性且精力旺盛,至少持續7天以上,且以上狀態持續期間出現下列3項症狀(含)以上。若情緒異常僅限於易怒,則須同時符合下列4項症狀(含)以上:

  • 自我膨脹或誇大。
  • 睡眠需求降低。
  • 話變多變快、滔滔不絕無法停止。
  • 思緒跳躍、想法不斷冒出。
  • 無法專心、容易分心。
  • 增加目標導向的活動(社交、職場或學校、性行為)或者精神動作激動(例如:無意義的踱步、擰手)。
  • 過度參與可能有痛苦結果的活動(例如不停購物、行為毫無節制或未經思考的大筆投資)。

★鬱症(Depression):情緒低落或失去興趣,且包含以下5項症狀(含)以上,並持續至少2週:

  • 情緒低落或易怒。
  • 失去對活動的興趣。
  •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
  • 失眠或嗜睡。
  • 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
  • 每天疲倦或無精打采。
  • 失去自我價值感,可能有過度罪惡感甚至妄想。
  • 思考能力與專注力降低。
  • 想到死亡或有自殺念頭,或有自殺舉動、計畫。

 

2.以上情緒障礙症已嚴重影響社交/工作或需要住院以預防傷害本身或他人。

3.並非由其他治療藥物、藥物濫用或疾病所導致的生理症狀。

註:上述表格內文保留重點重新編排,與《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原文編排方式略有不同,特此說明。

躁鬱症怎麼治療?

目前躁鬱症臨床多以藥物治療控制急性症狀,並搭配心理諮商和藥物幫助患者預防下一次的疾病發作,因為躁鬱症就像大腦發炎,每一次發作都會對大腦造成損傷,因此若及早就醫控制病情、減少發作,就能更完善的保護患者本人及身邊的親友。

但躁鬱症的治療除了醫療體系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社會、親友的陪伴與協助,因此底下也將為你介紹躁鬱症患者及家屬的應對之道。

躁鬱症的躁期、鬱期常見症狀

 

三、躁鬱症治療方法和預後

目前躁鬱症臨床多以藥物治療控制急性症狀,並搭配心理諮商和藥物幫助患者預防下一次的疾病發作,因為躁鬱症就像大腦發炎,每一次發作都會對大腦造成損傷,而且躁鬱症自殺率比一般人要高出20~40倍,因此若及早就醫控制病情、減少發作,就能更完善的保護患者本人及身邊的親友。

 

★躁鬱症藥物治療效果

通常以鋰鹽、抗癲癇和抗精神病藥為主,若使用藥物組合多次無效,醫學上也可能考慮電痙攣治療(ECT)以刺激大腦治療疾患,但是幾乎只會在住院病人身上使用,並且也需要先徵詢家屬同意才能進行。

其中最為廣泛且長期利用的是鋰鹽,一般認為鋰鹽對70~80%的躁鬱症患者有預防和降低發病的效果,也是目前表現出抗自殺潛力唯一的治療方法,但有腎功能或嚴重心臟病則不適合使用鋰鹽,醫師開立前應該會先為你驗血確認適合的劑量。鋰鹽初次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例如手抖、口渴、噁心、腹部不舒服、軟便等等,在持續服用一段時間後通常可自行改善。

但躁鬱症的治療除了醫療體系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社會、親友的陪伴與協助,因此底下也將為你介紹躁鬱症患者及家屬的應對之道。

 

四、如何與躁鬱症患者溝通?親友陪伴之道這樣做!

(一) 如何幫助躁鬱症患者?怎麼跟躁鬱症的人溝通?

當躁鬱症患者出現在你我身邊,想必躁鬱症發作怎麼辦是你最想知道的事情,不論是「躁鬱症工作影響」、「躁鬱症戀愛影響」、「躁鬱症婚姻影響」都困擾著許多人。其實躁鬱症的症狀在積極治療之下,有2/3的病人都能恢復社會功能,且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疾病預後越好,

但治療不可能一蹴而成,期間還得耐心面對,身為親友的我們能夠怎麼做?以下將列出幾個躁鬱症應對的建議提供參考:

  • 按時服藥、積極治療:

患者本人與家屬應該增加對疾病的認識,並按時服藥、回診,若治療過程有不適或特殊需求,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溝通。除了藥物治療以外,也可以搭配心理治療,雙管齊下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開放式良好溝通交流,理解彼此的需求:

雖然患者生病了,但他們作為人依然會有自尊和自信,與其自己胡思亂想假設可怕後果,不如與患者好好的討論,了解他們需要怎麼樣的幫助並協助達成,同時在患者恢復正常後,以描述事實、不批判行為的方式,讓他了解你的感受,平等、開放的討論能夠幫助彼此減少誤解及衝突,更和平的共同走過疾病。

  • 注意發作時的症狀、避免危險因子:

當躁鬱症發作時,患者的理智判斷能力降低,所以應注意是否有危險行為傾向或自殺念頭,避免刀具擺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或是經由患者同意協助他們管理錢財,以免發作時貿然投資造成生活困難,同時言詞避免過激、負面,觀察哪些因子可能激發躁鬱症發作,盡量避免。

 

身為親友其實最重要的是陪伴、聆聽,並盡量以平常心對待躁鬱症的人們,不要對他們投以異樣眼光,並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們避免危險以免傷害自身或他人,若真的親友壓力太大,也記得向支持性團體或醫師尋求協助,同時患者本人也需做出努力:維持規律作息、營養均衡、建立運動習慣,並避免藥物濫用、菸酒傷害,同時學著避免壓力或克服壓力。

相信只要你我一起正視精神疾病、去除汙名化,讓患者都能安心接受醫療幫助與社會支持,一定也會對治療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

  1. Hansson, C., Joas, E., Pålsson, E., Hawton, K., Runeson, B., & Landén, M. (2018).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bipolar disorder: a cohort study of 12 850 patients.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38(5), 456–463.
  2. Sajatovic, M., Strejilevich, S. A., Gildengers, A. G., Dols, A., Al Jurdi, R. K., Forester, B. P., Kessing, L. V., Beyer, J., Manes, F., Rej, S., Rosa, A. R., Schouws, S. N., Tsai, S. Y., Young, R. C., & Shulman, K. I. (2015). A report on older-age bipolar disorder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Task Force. Bipolar disorders, 17(7), 689–704.
  3. Rowland TA, Marwaha S.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bipolar disorder.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Psychopharmacology. September 2018:251-269. doi:10.1177/2045125318769235
  4. UpToDate: Bipolar disorder in adults: Clinical features
  5. HealthLine-Can I Get Bipolar Disorder Later in Life?
  6. WebMD-Bipolar Disorder: Who’s at Risk?
  7. 衛生福利部心理衛生專輯:躁鬱症

 

探索更多來自 健康010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