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律神经失调有救星?中荣用光电磁3器材击退精神疾病

自律神经失调有救星?中荣用光电磁3器材击退精神疾病

自律神经失调很常见,但自律神经失调看哪一科才对?为何治疗效果为因人而异?面对精神疾病检查、治疗的窘境,生物精神医学有了新突破,本文除了介绍3种工具,也同步分享思觉失调、自律神经失调与忧郁症治疗案例。

一、生物精神医学兴起!突破精神疾病检查、治疗高墙

由于近年生物精神医学蓬勃发展而有许多突破性的进步,愈来愈多研究结果显示原本被视为「功能性异常」或单纯源于心理因素的精神疾病其实有明确的生理病因,如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失调、神经细胞退化或神经网路连结异常等等。

然而受限于许多检查方法的成本对精神病人的侵入性等因素,长久以来无法在临床医疗环境推广应用,但随着科技的进展逐渐突破相关限制,新兴的生物精神医学检查与治疗模式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台中荣总精神部引进3项重要检查与治疗工具,包含:「光—近红外光脑功能仪」、「电—心率变异率检测」、 「磁—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来进行脑部功能的生物性检测与治疗。

以下将透过实际案例,针对这些工具的功能优点做更进一步的详尽解说。

post

 

二、关于「光—近红外光脑功能仪」

(一) 案例分享

28岁A先生在退伍后出现幻听、被害与被控制妄想,但当时没有明显混乱行为因此未就医,直到约1年后因症状严重无法工作,整天关在家中,被家人带至台中荣总精神科门诊求诊安排住院。期间A先生被诊断为思觉失调症并接受药物治疗。治疗后精神症状改善并开始接受近红外线脑功能仪检测记录当时脑功能活化情况。

出院后持续追踪治疗,现已能恢复正常生活作息、开始与朋友见面、帮忙家里工作,几个月后,A先生开始尝试外出找工作,最后在工厂稳定当作业员,有了固定生活收入。 4年后A先生再次接受近红外线脑功能仪检测,结果显示,因规则追踪控制病情,虽脑部活性较为低下,但仍能有保有大部分活性。

 

(二) 近红外光脑功能仪治疗概念、流程与效果

由于脑部的神经活动需要大量的氧气与能量供应,因此活化的脑部区域会提升血流的供应。

近红外光脑功能仪(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FNIRS)主要使用能穿过颅骨的近红外光,侦测脑部皮质的血红素浓度在静息状态或在认知功能测验时的变化来评估脑部功能。

近红外光脑功能仪的检查方式类似脑电波图,但相较之下更为简便,由受测者佩带帽套连接光纤即可;近红外光的输出与输入并不会造成受试者的疼痛或其他感觉,与其他脑部功能性影像检查,如电脑断层、正子摄影或核磁共振造影相较,近红外光脑功能仪不具放射性、不需建立动脉或静脉管路、不易受电磁波干扰,受试者也不会出现幽闭恐惧症状。检查时间依照所搭配的认知能测验的种类及数目,大约在10分钟到1小时之间。

近红外线脑功能仪在精神医学方面的应用主要在于协助鉴别诊断不同的精神疾病,并利用将脑部活性图像化且以不同时间点的施测结果来比较脑功能的变化,让病患与家属能更直观的理解精神疾病对脑部功能的影响,进而提升对精神疾病的规则治疗,以降低功能慢性退化的了解与重视。

 

三、关于「电—心率变异率检测」

(一) 案例分享

38岁的B先生在3个月前调升主管职务,因工作压力大幅增加,开始出现情绪焦虑不安、失眠、胸闷、心悸、肠胃不适、时常腹泻等症状,前往心脏科、胸腔科与肠胃科门诊就医都未发现异常,最后被转介至精神科门诊检查,经评估后接受了自律神经失调检测,发现交感神经指标过高,确认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

精神科医师建议B先生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安排、规律作息、固定安排运动及休闲活动,此外也教导他压力因应与放松技巧。 B先生在了解近期身体症状与压力导致自律神经失调有关后,实行上述建议约1个月后获得显著改善。

 

(二) 自律神经失调是什么?为什么会自律神经失调?

自律神经系统包含交感神经系统以及副交感神经系统,藉由两者的拮抗,能够自动针对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控各项生理活动。当身体面临外在环境或内在生理的压力时,自律神经系统会尝试进行调节,以维持身体的恒定性,若顺利调整则可回复至健康状态,否则即可能出现自律神经失调现象,让患者饱受各种身心症状困扰。

常见的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有哪些呢?

其实像焦虑、忧郁、注意力不集中、疲倦、失眠、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肠胃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腰酸背痛、发冷、多汗、频尿、皮肤异常、内分泌失调等都是自律神经失调可能并发的症状。

 

(三) 如何判断自律神经失调?自律神经失调看什么科?

针对自律神经失调检测医院临床最常使用HRV方法,藉由测量一段时间内心率的细微变化量并分析相关指标来间接了解自律神经的功能。

HRV(Heart Rate Variability)的检查方式类似心电图检查,但不须接上胸前导极,只需在两侧手腕与脚踝处夹上四肢导极,放松静坐约5到10分钟,让仪器记录心跳数据并进行分析,再由精神科专科医师判读完成报告即可。除有心律不整病史、装有心律调节器或心导管支架的病人可能影响资料收集与判读外,一般皆可接受此项非侵入性、无痛、无辐射线暴露的HRV检查。

HRV的自律神经检查报告主要包含「心率变异率」、「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指标」、「自律神经平衡」与「自律神经年龄」等参数,让精神科医师可以用客观数据评估自律神经功能或治疗前后的变化。

心率變異率檢測內容與優點

 

四、关于「磁—重复性经颅磁刺激」

(一) 案例分享

40岁的C女士因严重型忧郁症,于1年前辞去工作并至精神科门诊持续追踪,曾规则服用过4种抗忧郁药物,但忧郁症状都只有改善部分,仍时常感觉情绪低落、失眠、缺乏动力与无助无望感,因此经医师评估与讨论后接受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

完成疗程后,C女士忧郁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不再有无助无望感并且开始有动力找新工作,2个多月后情绪终于稳定,也顺利开始新工作,并持续于精神科门诊追踪治疗。

 

(二) 忧郁症治疗概念、流程与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自1998年所发布的年度报告,将忧郁症列入21世纪3大疾病,呼吁各国重视忧郁症对民众健康的影响。 抗忧郁药物虽为目前的主流治疗模式之一,但仍约有3分之1的病人对抗忧郁药物的疗效不佳;而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简称rTMS)是严重型忧郁症的最新治疗模式,提供抗忧郁药物之外的治疗新选择,同时亦可能改善对药物疗效不佳病人的忧郁症状。

rTMS的运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磁铁快速的电流改变,造成线圈周围的磁场变化,此磁场变化能穿过颅骨进而在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产生感应电流,藉由刺激参数的不同设定而达到活化或抑制神经活动的目的。过去的研究发现,忧郁症病人有左前额叶脑部活动降低的现象,而rTMS可调控左前额叶活性,达到改善忧郁症状的治疗效果。

治疗进行时患者需坐在治疗椅上,而治疗线圈则会贴近头皮外侧产生磁刺激,每次治疗约需30到40分钟,一般的疗程建议为每天1次、合计至少共10次以上治疗。

 

(三) rTMS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rTMS的副作用大多极为轻微且可自行缓解,如头痛、头皮不适、晕眩等,严重的副作用如癫痫发作则极为少见,且与传统口服抗忧郁药物比较,可避免药物相关的副作用,但怀孕、癫痫或有增加脑部不正常放电风险的民众,以及脑伤、有脑肿瘤病史、严重慢性头痛、脑部有植入物或有人工电子耳或心律调节器植入的患者则需经医师评估是否适合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

过去精神科的诊断被一般民众认为主观性强烈,再加上部分精神科病患病识感不佳而不信任专业医疗能力,导致不愿求诊或规则就医治疗,造成疾病愈发严重,最后甚而影响自己或大众。藉由新兴的生物精神医学检查与治疗方法精进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疗效,有助于朝向个人化的精准精神医疗迈进。

 

了解 健康010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