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觉失调≠发疯杀人! 15题自我诊断快速助你察觉异状

思觉失调≠发疯杀人! 15题自我诊断快速助你察觉异状

思觉失调症候群是什么呢?本篇将为你解答思觉失调症症状和思觉失调症药物、心理治疗、如何做思觉失调症自我诊断,以及主要照顾者如何与思觉失调症的人相处。

一、思觉失调症候群(旧称精神分裂症)介绍

随着社会上几起重大刑事案件与影视作品的取材,演绎思觉失调症电影、电视剧、小说都越来越多,而2019年的《我们与恶的距离》热映,剧中饰演思觉失调症艺人林哲熹(饰应思聪),近乎真实演出现实思觉失调症的症状,以及照顾者家庭会遇到的道德难题,使「我们与恶的距离思觉失调应思聪」如今成为更成为众多人提及此疾病的第一印象。

但戏剧毕竟有其夸张之处及剧情张力需求,「真实的思觉失调症」与戏剧演出不完全相同,接着就让我们来带你走进现实的思觉失调症。

 

(一) 什么是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 思觉失调之间有什么差?

思觉失调英文是Schizophrenia,思觉失调症定义为一种脑神经功能失调的精神疾病,使病人的思考、知觉失去平衡,表现出来就会有妄想、幻觉,也可能出现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问题。

思觉失调症会让病人脱离现实,分不清楚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真实,所以有时候表现正常,却有时候古怪,常常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分析,而很多人以为思觉失调症病人有暴力倾向,这是错误的认知,相反的,思觉失调症患者大多数会呈现畏缩的倾向,导致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思觉失调 精神分裂 这是两种疾病吗?

「思觉失条、知觉失调、失觉失调、思觉神经失调……」是许多人会误用这种疾病的名称,事实上正确用字为思觉失调症,这并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在2014年前它的旧名为精神分裂症,因此思觉失调症和精神分裂症其实是同一种精神疾病。

那当初为什么要改名?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的旧称常让一般民众下意识为其冠上「神经病、暴力、变态」的标签,病人看到精神分裂的字眼也经常会感觉「好像自己很严重,或是分裂就是不会好了……」,种种疾病污名化之下,许多患者和家人为了避免被社会议论、指指点点,即使早期出现轻微思觉失调症状时,也不敢求助医疗帮助,反而耽误治疗,使病情更加恶化。

 

(二) 思觉失调症的成因是什么?有多高的机率会得病?

思覺失調症簡介知識站

全世界的思觉失调症盛行率大约是0.5%~1%,但实际发病率则较低,大约是每年每10,000成人中会有1人患上思觉失调症,发病年龄大约介于12岁到30岁以前发病,超过45岁发病的人比较少,性别没有明显差异,男女比率差不多,但女性发病时间平均比男性晚3、4年 ,大约在更年期前后会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

目前医学上还无法确认思觉失调症成因,但大多认为与额叶、颞叶等脑部发育异常有关,从而导向「思觉失调症多巴胺分泌过多」的结果,因此后续治疗才能够用药物来控制此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帮助大脑恢复正常。

此外「思觉失调症遗传因子」也扮演重要角色,若直系亲属间有思觉失调遗传家族史,则本人罹患的机率也会提高,例如就曾有研究发现同卵双生的兄弟姊妹中,如果其中1个有思觉失调症,即使两人分开到不同家庭教养、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另1个人的发病机率依然高达40%以上。

但是病人亲属也不用过于自责。尽管遗传因子在思觉失调症罹患率中可能相当重要,但还要再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才会造成精神疾病的发生,例如压力、孕期刺激、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改变等也不可忽视,因为精神疾病不是单一因素就会发生,通常是由众多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

 

二、思觉失调症 症状与疾病阶段

(一) 罹患思觉失调症的4类常见症状

思覺失調症症狀

提到思觉失调症幻听、妄想、行为混乱是最多人听闻的症状,这确实是思觉失调症状没错,不过要分类症状的话,可再细分为4类:

正向症状: 妄想、幻觉、语言和行为紊乱、激动不安

  • 妄想: 被害妄想、被监视跟踪妄想、关联妄想(大家都在看自己、讨论自己)、被控制妄想(身心都被外力控制、被电波影响)
  • 幻觉: 幻听、幻视
  • 语言和行为紊乱: 问东答西、语无伦次或裸奔、四处游荡、激动暴力

负向症状:

面无表情、不修边幅、少话、固执、社交疏离、生活懒散失去兴趣

认知功能障碍:

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降低、无法做决定

情绪症状:

忧郁、焦虑、浮躁

 

(二) 罹患思觉失调症会历经哪些阶段?

前驱期(Prodromal Phase)

在明显发病前,思觉失调初期症状轻微,许多患者自己可以察觉到异常,感受到自身思考、知觉能力变化,例如失眠、焦虑紧张、脾气暴躁、抑郁等等,而随着疾病进阶,旁人则会慢慢观察到病人个性转变,比如突然不与人互动、与社会关系连结变少、只聊宗教或政治特定话题等等。

活跃期(Active Phase)

此时思觉失调症的正向症状开始明显发生,包括幻想、幻觉、思想和语言紊乱,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人身上不一定会有前驱期,也有可能就突然进阶到活跃期了,这点是因人而异的。

残留期(Residual Phase)

大多数人在经过治疗后,正向症状的幻觉、妄想可能会好转,但在康复过程中可能还会有一些症状残留,并且此阶段负向症状会相对明显,例如对人事物兴致缺缺、不爱说话、难以集中注意力、感到忧郁沮丧。

 

(三) 临床上怎么诊断思觉失调症?

思觉失调属于精神医学范畴,我们很难直接用验血或X光来诊断,通常得要仰赖病人或亲友自述病史、测验量表来评估,不过某些情况下还是可能会使用抽血、MRI或CT扫描来检查,目的是排除症状由身体疾病所引起。

排除其他可能性的身体原因后,思觉失调症的判断依据通常是需要通过《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来确定,这是公认的精神疾病标准参考书,其中关于思觉失调症的诊断说明节录有以下这几点:

1.出现至少2项以上妄想、幻觉、胡言乱语、混乱或僵直行为、负向症状,并且其至少在前3项有一项符合。如果未经治疗,这些症状必须持续超过1个月。
2.除了活跃期症状之外,如果包含前驱期和残余期症状,病程需要超过6个月。
3.疾病已经影响到主要生活功能领域,且无法以其他疾病、药物做出更好的解释。

 

(四) 思觉失调症有其他合并症吗?情感型 思觉失调症是什么?

在精神疾病病人中,精神共病或合并症很常见,国外专门调查思觉失调症共病的研究也不少,其中一份美国的研究指出在1446名患者样本中,至少有1种精神疾病以上的人大约是56%,其中药物或酒精成瘾、忧郁或焦虑是最常见的共病,调查详细数据如下:

  • 29%的人有药物成瘾(药物依存症)
  • 27.7%的人有重度忧郁症
  • 24.6%的人有酒精成瘾(酒精依存症)
  • 13.6%的人有其他焦虑症
  • 5%的人有强迫症

当然研究有局限,实际上其他共病,如PTSD、社交恐惧症、躁郁症等等在临床上也常见,其中躁郁症与思觉失调症的共病,就称为情感型思觉失调症。情感型思觉失调症定义是有思觉失调症症状之外,还合并有情感疾患症状的重郁、狂躁出现,并且在情绪疾患症状消失后,思觉失调症状仍持续约2周以上,临床症状包含:

  • 听、视幻觉
  • 妄想
  • 怪异行为
  • 情绪过度高昂(狂躁)或低落(重郁)

 

(五) 大家最关心:有没有可能从思觉失调完全康复?

临床上病人和家属得知确诊后,通常一定会问的就是「这个疾病会好吗?能回到正常吗?」很遗憾的是目前没有根治此疾患的方法,但是若「康复」的定义是能够恢复从前生活,那倒是可能做到的!

虽然大脑损伤不可逆,但稳定的治疗依然能够改善病情,目前预后大约有1/4的患者能够完全康复、恢复正常功能,而有1/2的患者则需要长期服药维持半康复状态,与疾病共存、找出新的生活方式,例如思觉失调症病人中,有58~90%会有尼古丁依赖(吸烟),40%有代谢综合症(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所以复健路上也需要同步配合戒烟、饮食管理。

要特别留意治疗过程不要贸然停药或更改治疗处方,以免症状反覆复发,每次复发对脑部都是伤害,照顾者如果确定患者有就医拿药,却突然出现思觉失调症状,就得警觉是不是患者自行减药、停药,而出现了思觉失调复发征兆,这种情况下,照顾者可以多多鼓励患者开放的说出最近的改变,一同寻求协助及时阻止状况恶化。

备注:正确使用疾病名称对于大众认知疾病很重要,所以看到这也请多帮忙提醒身边人别再记成「失觉失调症状」或「精神分裂症状」啰!

 

三、早期发现思觉失调症 自我诊断发病前兆!

许多新闻报导容易说犯罪者宣称思觉失调症,使法官判决无罪,但其实思觉失调症诊断是非常复杂且专业的过程,需要考量先前的疾病纪录以及完整检查评估,并排除并非由其他可能因素引起,才能确认鉴别诊断,同时这些疾病症状也得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不是偶发类似的症状就能够做出思觉失调诊断,所以思觉失调症不太可能「装出来」而成为恶意脱罪的免死金牌。

虽然临床上诊断是严谨的,但我们可以提供简易版「思觉失调症测验」,帮助你厘清自己是否有发病前兆,不过最终诊断依然要请医疗人员进行,千万不要看到黑影就开枪,觉得自己或亲友有思觉失调症喔!

题目
1.我到人多的地方,无法应付那种压力很大的感觉。
2.我觉得我无法亲近别人。
3.我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
4.我觉得脑力不够,想事情、念东西,就觉得疲倦。
5.当有别人在场时,我大部分时间都保持沉默。
6.我有时会担心朋友或同事对自己不忠或不值得信任。
7.我尽量不透露自己的心声。
8.如果必须在一大群人面前讲话,我会觉得非常的焦虑不安。
9.我做事(念书)不能持久,一下子就想休息。
10.我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处理不好。
11.我不会表情生动的讲话。
12.我不善于社交礼仪的应对。
13.当我看到别人在交谈时,我怀疑他们正在谈论我。
14.我常常从别人的谈话或行为中,感觉背后藏有威胁或责备的意味。
15.我曾听到某些声音、叫声、或叫自己名字的声音。
  • 回答8题以上「是」:建议向身心科、精神科医师咨询。
  • 回答第1、2、15题任1题为「是」,且回答「是」达3至7题者:建议向身心科、精神科医师进行咨询。
  • 若未符合上述情形,但自觉有思考与知觉困扰,建议咨询医疗人员。

【特别注意】 此自我测验目的是帮助你察觉是否有思觉功能之可能困扰,并非表示结论符合筛选结果,就是有思觉失调症。

参考资料:财团法人精神健康基金会《思觉功能自我检测表》

 

四、治疗思觉失调症 药物、心理、复健3管齐下

思觉失调症可能同时有情绪和精神方面障碍,所以思觉失调药物常用的有抗精神病药、抗忧郁、抗焦虑药,其中思觉失调用药中多以二代抗精神病药(简称SGAs)为主,能够调整脑内多巴胺,恢复大脑正常功能,如今除了口服药物也有针剂药物,1个月1针,提升患者用药稳定及便利性。

但如本段标题所说,完整的治疗是以药物、心理、复健3管齐下为理想

思觉失调症药物治疗:

主要是针对急性发作的症状,藉由药物控制大脑多巴胺的失常,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沟通能力并减轻症状,精神科医师可能会尝试不同药物、剂量或组合以观察效果,所以你可以需要数周才能找到适合的药物。

药物使用可能有抗精神病、抗忧郁药、抗焦虑药,目前有口服药物和长效针剂,各种药物的副作用也不相同,实际上适合使用哪一种可以和你的医师讨论。

思觉失调症心理治疗:

患病期间不论是病人或身边照顾者,都可能出现情绪反应,例如恐惧、沮丧、忧郁、担忧,这时心理治疗就能够作为充电站来介入,常见的有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艺术治疗。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协助病人及亲友认识疾病,帮助思维模式正常化,并学习应对压力和识别复发前兆,以更好的控制病情、与疾病共处,也帮助你们在治疗过程建立信心。

思觉失调症复健治疗::

复健治疗十分多元,有的强调再教育、建立人际关系,弥补患者的社交缺陷,让思觉失调症结婚交友都成为可能,在不违反病人主观意愿的情况下,稳定的婚姻或关系反而可能对于病情有所帮助。

有的复健治疗则强调技能训练,教导病人循序渐进的克服思觉失调症工作困难,重新建立责任感、注意力、耐心和专业工作能力,思觉失调症适合的工作视个案情况而定,有的患者情况较稳定,所以持续治疗后维持一般工作也没问题,但有的患者可能情况较需社会协助,可能就会透过社区机构或复健场所合作的「庇护工场」先进行职能训练。

 

不过最重要的是不要擅自停药和减药!

最怕患者以为自己减药、停药后没有症状,就觉得思觉失调停药成功而掉以轻心,事实上药物需要一段时间生效,若贸然停药,研究数据指出停药半年内复发率50%,但停药1年,复发率就到达80%,而停药2年,复发率为90%以上,所以即使症状改善或稳定后,也需要配合医师建议维持低剂量药物治疗。

 

五、如何与思觉失调症的人相处?居家陪伴之道这样做

与思觉失调症的相处是许多家庭感到困扰之处,总怕一不小心就又踩了地雷,引发家庭战争,导致家人每天 过得小心翼翼、压力倍增。尤其是在1份探讨台湾思觉失调症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负担的研究中,发现以5大维度来区分的话,影响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主要关键是「照顾者焦虑」,再细究此维度之下的前3名分别是:

  • 「我担心他/她独自一人时的安全」
  • 「我担心他/她随时会生病」
  • 「我觉得他/她非常依赖我」

这显示了主要家庭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也是非常需要被关心的,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焦虑感,不妨参考以下我们提供的几个思觉失调症沟通技巧参考:

思覺失調症陪伴方法

1.给予学习机会和鼓励赞美:

生活中家人是协助的角色,你得记住患者本身在不伤害自己及他人的情况下,依然保有独立性,不要过度保护,你可以协助他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慢慢学着照顾自己,或是带着他一起参与亲友聚会,耐心教导他如何与人互动,只要他有做得好的地方,就给予鼓励和赞美。

2.言语不反驳、耐心倾听

和患者沟通时,不斥责、不批评、不争辩是原则,因为妄想、幻听所感受到的资讯对当下的患者来说,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若强硬反驳可能会造成反效果,不如在维持彼此安全的底线之下,尝试耐心鼓励他表达,听听他想表达的想法与感受。

3.给予情绪发泄空间和方法:

患者会有情绪起伏很正常,家人需学着提供适当的发泄空间并引导他以正确的方式发泄,但若患者本人出现攻击破坏行为时,请保持镇定控制情绪,并以稳定、肯定的语气告诉他,这种表现方式是不被喜欢的,言词避免挑衅及敏感性话题,同时移走家中有危险性的物品,并寻求他人协助,必要时尽快送医治疗。

4.预留时间陪伴、不强求快速改变:

思觉失调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家人花费一些时间来与疾病相处,所以不要急着想要做出很大的改善,这反而会对彼此都造成压力,你应该尝试告诉自己深呼吸、耐心,每天都花一些时间与患者相处,让他感到自己是被支持的而非孤独一人,对于病情控制非常关键。

认识思觉失调症后,其实这个疾病并不如想像中可怕,生病也不是任何人的错,若我们都能少一点批判,多一点包容,也许就会有更多潜在的患者敢于正视疾病,不再因疾病污名化而害怕就医。

 

参考资料: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rlington, VA 2013.
  2. McCutcheon RA, Reis Marques T, Howes OD. Schizophrenia-An Overview. JAMA Psychiatry. 2020 Feb 1;77(2):201-210.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9.3360. PMID: 31664453.
  3. Häfner H, an der Heiden W. Epidemiology of schizophrenia. Can J Psychiatry. 1997 Mar;42(2):139-51. doi: 10.1177/070674379704200204. PMID: 9067063.
  4. Buckley, P. F., Miller, B. J., Lehrer, D. S., & Castle, D. J. (2009). Psychiatric comorbidities and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bulletin, 35(2), 383–402.
  5. Tsai, J., & Rosenheck, R. A. (2013).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among adults with schizophrenia: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Psychiatry research, 210(1), 16–20.
  6. Insel, T. Rethinking schizophrenia. Nature 468, 187–193 (2010).
  7. Hou SY, Ke CL, Su YC, Lung FW, Huang CJ. Exploring the burden of the primary family caregiver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 Taiwan.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8 Oct;62(5):508-14. doi: 10.1111/j.1440-1819.2008.01843.x. PMID: 18950369.
  8. Up To Date-Schizophrenia in adults: Epidemiology and pathogenesis
  9. Cleveland Clinic-Schizophrenia
  10. Mayo Clinic-Schizophrenia symptoms and causes
  11. WebMD-What Are the Phases of Schizophrenia?
  12. 财团法人精神健康基金会-思觉功能自我检测表
  13. 认识精神疾病-卫生福利部

 

了解 健康010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