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重人格解离症状会怎样? 5大诊断标准供你自我测验

多重人格解离症状会怎样? 5大诊断标准供你自我测验

多重人格、双重人格经常被影视作品作为题材,许多人对多重人格充满误解,其实人格解离每个人都曾经验,但解离性身分障碍患者却是极端,其背后原因更是充满悲伤,今天让医师介绍多重人格症状及治疗。

一、人格解离每个人都会有,但多重人格却走上极端…

多重人格障碍症(多重人格英文: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目前已经更名为解离性身分障碍症(英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指的是一个人的因精神严重分离,产生2种以上不同的人格特质,并且每一个人格特质都是复杂且完整的主体,可能有不同情绪、年龄、性别、宗教,甚至种族也不同,这些分裂出的人格轮流控制身体,就像「一个身体里住了好几个灵魂」。

为什么要更名呢?其实这与「人格」和「解离」的认定有关。

首先来介绍解离现象是什么?解离(Dissociation)是一个人的身心意识产生不连续性,包括情绪、意识、记忆、身分或知觉,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解离的感觉,例如恍神、做白日梦听不到其他人说话、专注工作忘记肚子饿、受惊后失忆、情绪麻木等等,若产生时间短暂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困扰,但当这些经验的整合功能发生严重分离,就可能定义为病态解离症。

DID多重人格便是病态的解离性疾病,但患者人格依然只有1个。

早期多重人格定义,容易让人理解成患者分离出来的每一个人格特质都相当于独立人格,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如今通常称这些解离人格称「交替人格或交替身分」,将所有交替身分加总,才算完整人格,于是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将此疾病更名为解离性身分障碍症,并归类于解离症的子分类之下,因翻译不同,也常称为解离性身份疾患、解离性人格障碍。

多重人格示意圖

简单来说,患者本身人格依然只有一个,但是身分认同上出现解离,就像一面镜子破碎成许多小片,每一片小镜子虽然也能够映照出不同的风景,但每一片碎片加总才是完整的镜子本身。

 

二、多重人格症状有哪些?

(一) 多重人格症状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接下来本篇会暂时沿用旧称「多重人格」来指称解离性身分疾患。

听到多重人格也许你会想每个人在不同场合都会表现不同,就像拥有不同人格一样,难道这就是多重人格了吗?其实这倾向说明人类的性格具有多面性,医学上根据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定义多重人格障碍标准为:

  1. 2种(含)以上不同人格状态为特征的身分解离,在某些文化中会被称为「附身」,身分包含明显自我感知和意识断绝,并伴随情感、行为、记忆、身分认同、认知和感官运动等改变,这些症状可由其他人观察到或患者本身自己发觉。
  2. 对于日常生活、个人身分资料或重大创伤性事件出现失忆、记忆断片,且与一般遗忘有所区别。
  3. 症状明显在社会生活、职场、学业等重要领域引起功能性损害
  4. 症状与正常风俗、宗教习惯无关。 (儿童身上无法以幻想朋友来做更好的解释。)
  5. 症状并非由物质或其他疾病引起,如酒精、癫痫。

如果你在不清楚对方情况下与多重人格对话时,可能会发现从外表看上去这个人好像具有多重性格,确实如此,因为患者体内存在的每一个人格都可能具有相异背景和个性,如果不问对方,你很难确认当下在与谁对话。

不过一般在众多人格中会有「原人格」和「主人格」,原人格是在人格解离前就存在的原始人格,而主人格则是日常生活中主要掌控身体的人格,原人格不一定等于主人格,也曾有多重人格案例原人格因种种原因选择沉睡、停留在幼年时期,而选择让长大后的其他人格作为主人格生活。

这些人格之间有可能彼此知晓,也有可能不曾认识,有些患者的人格甚至可进行体内对话或外部会议,看起来就像喃喃自语,但通常会有1个人格是「万事通」,记忆且理解着这具身体所发生的所有事情,这个人格也经常成为心理治疗的关键人物。

多重人格內的交替人格

人格之间的转换有可能仅仅一瞬间就完成,也有可能出现短暂言语混乱、突然闭上眼睛等情况,而促成人格的转换则有可能由特定刺激因子引起,或是人格主动选择、人格之间争抢等都有可能,但这些心理活动以旁人看来大部分都是无法预期的,也许只是你只是转个身,患者就突然「换了一个人」。

 

(二) 多重人格诊断、成因与治疗

基本上多重人格最明显的就是「解离性失忆」和「身分认同转变」,这是与其他精神疾病最明显的区别,但由于多重人格患者也经常有忧郁、抑郁、幻觉等症状合并出现,所以在多重人格诊断时,也会特别留意与忧郁症、躁郁症、思觉失调症等疾病的鉴别。

目前多重人格测试临床常用的有史坦柏格晤谈问卷(SCID-D),并可能以解离经验量表(DES)、身体解离量表(SDQ-20)等其他相关工具辅佐判断。

根据研究,目前临床医学上多重人格大多以心理咨商辅以催眠治疗,每周2次,平均疗程3.8年,并可能合并抗忧郁药、抗焦虑药来缓解症状,最终目标是将身分认同整合,形成单一、稳定的人格状态。

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多重人格分裂?

目前造成多重人格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心理学家大多同意成因与童年创伤有关,因为此时正是人格形塑阶段,比如年幼遭受身心虐待、性侵害等暴力事件,或是亲眼目睹重大伤害、死亡事件,甚至是家庭严格之下,当痛苦程度超越自己所能承受的负荷,患者就可能倾向分裂出不同人格来「保护自己」,而保护的方式则有所不同,有的专门承受痛苦、有的负责表现愤怒、有的协助处理社交、有的保存天真快乐等等,人格的诞生五花八门,背后原因需经治疗才能厘清。

 

三、双重人格介绍

前面介绍完多重人格,再来认识双重人格就更容易了,在精神医学内,双重人格意思、双重人格定义都与多重人格相同,并且双重人格症状也非常类似,只不过双重人格特征通常是临床认知的人格数只有2个,所以外表看起来就像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样。

那遇到双重人格怎么办? 建议寻求精神科医师以及临床心理师的协助,目前心理治疗可能会引导患者重新面对创伤事件、宣泄情绪,再学着以成熟的模式处理心理伤痛,并藉由不断探索潜意识让人格一一浮现,在治疗过程中移除人格之间的失忆屏障、促使人格互相沟通协调,最终融合成为单一的自我,能够好好面对内外压力冲突,不再需要藉由解离的防卫机转来因应。

心理治疗内容参考资料: 台湾精神医学会之个案报告

或许是基于此疾病经常被影视作品作为题材,有些人也许是见猎心喜或憧憬觉得很酷炫,会想知道如何产生双重人格?要怎么培养双重人格?老实说产生双重人格原因真的并不美好,甚至其背后原因可能非常残酷,通常是承受的痛苦超越人类极限,却又无处可寻求帮助,才只好产生另一个人格来保护自己、远离威胁。

而双重人格也不是像电影中演的每个都想报复世界、充满暴力倾向,当然确实也有人会衍生出比较黑暗、暴力的人格,来替代原人格反抗、表现原人格的愤怒,可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如此。

我们也希望能够透过这篇文章能够让大众更加了解这种疾病、去除疾病污名化,从而让更多受伤的灵魂重新鼓起勇气正视疾病,安心寻求专业医疗协助。

 

了解 健康010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